

近年来发生比较多的是黑条矮缩病,主要表现为植株矮缩,分蘖增多,叶片短阔、僵直,叶色深绿,叶片的叶脉和茎秆上初蜡白色,后变褐色的短瘤状隆起,不抽穗或抽穗小,结实不良。
防治方法:选用抗病品种,做好种子处理(用吡虫啉或噻虫嗪拌种),在秧苗移栽前2-3天和移栽后7-10天用吡蚜酮+宁南霉素或毒氟磷进行预防。

每年都会有水稻因除草剂使用不当出现黄叶矮缩现象发生,如近期高温下给晚稻使用除草剂,很容易因药效发挥过猛,水稻整地高低不平,出现低洼处、水深,加之农民用药习惯不良(选药配药较盲目、施药不均、转角处重喷等),从而田间出现块状、片状、癞痢状分布黄叶矮缩。
防治方法:尽早喷施碧护、复硝酚钠、鲜胺酯等生长调节剂,加含锌、铁等多种中微量元素肥,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和根系发育,追施速效氮肥或复合肥,加快水稻生长。

水稻田比较烂、土壤粘重,造成水稻容易出现缺钾素等出现僵苗、坐蔸的情况,会表现根系黄褐色,根短而少,叶片狭长而软弱披垂。
防治方法:建议返青后浅水灌溉,出现僵苗后宜排干田水晾田,增加土壤通透性,建议使用复硝酚钠+磷酸二氢钾+含锌、铁等多种中微量元素肥,促进恢复生长。
